早春時節,春寒料峭,在吉林省通化市金廠鎮上龍頭村的果蔬大棚里卻暖氣撲面,農民們搶抓農時,一派繁忙景象……和東北傳統農業模式不同,種植反季節有機果蔬現在是這里的主打項目,且全年都可以進行農作物的采摘和農業觀賞性旅游。
隨著智慧賦能金廠鎮數字鄉村建設的開展,“數字春風”吹進了金廠鎮的每個村落。為了解決傳統農業非應季作物生產率低、土地使用率低的問題,吉林聯通為上龍頭村50余棟日光溫室大棚搭建水肥一體化系統,實現遠程卷簾調溫控制、自動換氣、補光、高清監控等功能,將大棚內的土壤溫度、濕度、光感度、微量元素含量等信息通過5G網絡傳送到綜合監測平臺,農戶能隨時隨地掌握大棚內的生產情況。大棚建成后,金廠鎮年經濟收入環比提升了23%。當地農戶高興地告訴記者:“有了智慧大棚,種植更輕松,收入也更加穩定了!”
步入金廠鎮政府指揮中心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直觀展現金廠鎮全貌的數字沙盤。沙盤后方的大數據智慧管理平臺上呈現著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、建筑物、街巷等金廠鎮數字孿生場景,鎮內各區域規劃建設的基本情況、示范藥田監測數據、政務服務情況、平安鄉村監控視頻等功能板塊清晰可見,輔助鎮政府高效進行“一張圖”全域規劃和“一盤棋”城鎮治理。
據悉,吉林聯通為金廠鎮系統構建了“1個指揮中心+3個能力+N個應用場景”,金廠鎮西側的夾皮溝村四面環山,當地積極發展特色產業,種植白鮮皮、黃精等中藥材約300畝。中藥材的種植對土壤的要求很高,除了需要酸堿度適宜、富含有機質和礦物質,還要具備良好的排水性。雖然近期雨水偏多,但借助吉林聯通建設的農業遙感分析平臺,可以利用遙感、地理信息、大數據等技術實時監測作物的生長規律、習性、微量元素,獲取種植區域的多光譜數據,讓中藥材自己開口“說需求”,科學種植、適時施肥,使得作物長勢良好,降低病蟲等自然災害概率45%。
當村民拿起手機“新農具”,播報聲在鄉村響起。“村民們請注意,目前是山林火災多發季節……森林防火是大家的共同責任!”每年春季,廣播警示的同時,沃家神眼攝像頭就像一雙雪亮的眼睛,日夜監控著重點區域。目前,金廠鎮已在所轄村屯實現全域的無縫銜接監控,全鎮共安裝攝像頭500余臺,搭載語音交互提醒,通過對平安鄉村攝像頭進行不同的場景分組,實現防偷盜、森林防火、道路交通安全、重點人員監控、養殖監控等多種應用場景分類監控,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效率。村民說,一臺臺監控設備,像一個個天眼,日夜守護老百姓的平安。
汩汩清水,潤澤鄉村。讓村民安心的還有鄉村水源監測功能,通過物聯網可實現對水源水溫、pH值、濁度的實時監測預警,高效保證用水安全,鄉親們能夠喝上優質水、放心水了。
一部手機,就可以對種植作物進行遠程監控;一臺電腦,就可以使田間地頭的事盡在掌握;一個智慧平臺,就能夠通過三維可視場景連接起千余畝土地,供管理者進行統籌調度、輔助精準決策……一幅幅“科技范”十足的場景正在給金廠鎮帶來新的變化。2023年,“5G賦能金廠鎮數字鄉村建設,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系”項目榮獲第六屆“綻放杯”5G+農業專題賽一等獎、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賽優秀獎。
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近年來,吉林聯通積極踐行央企擔當,發揮行業數字化優勢,依托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,科技賦農,用數字“新農具”耕出“智慧田”,讓更多數字技術在鄉村變得觸手可及。